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华熙生物核心业务再下滑 净利降70% 一副总薪酬猛增5.7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3:11:00    

“玻尿酸女王”赵燕重拳反腐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而这一现象的背后,华熙生物(688363.SH)经营业绩大幅下滑。

4月10日晚,华熙生物披露了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7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61%;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归母净利润”)为1.74亿元,同比下降幅度超过70%。

华熙生物有三大业务,即原料业务、医美业务、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其中,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是核心业务。2024年,公司核心业务大幅下滑,对业绩影响明显。

华熙生物正在推进“刮骨疗伤”式变革,市场也将其称为“拨乱反正”。推进变革,从流程到组织运营、人才培养、产品体系建设,公司也付出了一些成本。

外界看到的一个明显变化是,高管薪酬增加。2024年,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郭珈均薪酬达622.13万元,较2023年猛增5.72倍。

华熙生物称,2024年的经营结果,是公司长期持续增长后战略性的主动调整。

只是,不知道华熙生物的转型阵痛期会有多久。

转型阵痛营收净利连续双降

变革转型,需要付出一些成本。走在主动变革的路上,华熙生物的经营业绩承压。

根据年报,2024年,华熙生物实现营业收入53.71亿元,同比下降11.61%;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降70.5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降78.13%。

2023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76亿元、5.9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45%、38.97%。

当时,华熙生物表示,公司主动摆脱过去成功的路径依赖,继续推动管理变革的全面升级与落地。管理变革是公司推动战略升级,实现业务长期稳健增长的必然动作,但是受各业务竞争环境、发展阶段及发展模式差异的影响,对各业务短期呈现不同影响。原料业务仍实现稳步增长,医疗终端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出现阶段性下降,而功能性护肤品占公司营业总收入比重最大。综合毛利率下降以及前期投入较大导致折旧摊销等费用增加,导致归母净利润降幅超过30%。

相较2023年,2024年,公司营收及净利降幅更大。其中,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1.88亿元、2.19亿元。这也是其自2019年A股上市以来的首次单季度亏损。

华熙生物解释,2024年整体经营成果承压,与六个方面的因素相关。第一,因管理变革的组织架构升级、薪酬体系变革、咨询公司费用和股权激励费用等超过7000万元,影响了短期损益;第二,公司加大对长期性、战略性、前置性投入,包括供应链改造,落地包括海口、天津、东营、湘潭等产能布局,相关费用增加超过1亿元;第三,保持前瞻性研发投入,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第四,加大在创新业务领域的投入,战略性创新业务投入超过1亿元;第五,对应收账款、存货、商誉等资产计提大额减值准备约1.89亿元;第六,公司收入占比较高的消费品相关业务受市场竞争加剧、产业周期波动和战略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调整仍在持续。

2024年,公司核心业务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25.69亿元,同比下降31.62%,占主营业务收入的47.92%,较上年同期下降13.92个百分点。

对于2024年的经营业绩,华熙生物表示,是公司战略性主动调整的结果,是结构性的、暂时性和阶段性的。公司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逐步解决多项关键运营管理问题。

从乱到治何时走出业绩低谷

华熙生物营收净利连续2年双降,可能与内控、战略等问题相关。

1988年,生物教师赵燕辞职南下淘金。2000年,赵燕收购濒临破产的山东福瑞达生物化工,进而创立华熙生物,通过微生物发酵法量产透明质酸(俗称玻尿酸),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玻尿酸原料供应商。2019年,华熙生物登陆科创板,市值一度突破1500亿元,赵燕以565亿元身家登顶山东女首富,被誉为“玻尿酸女王”。

但那是高光时刻,玻尿酸行业转折点悄然而至。

2021年,华熙生物、鲁商发展的玻尿酸原料合计产能已超800吨,远超全球市场需求,市场从技术稀缺转向产能过剩。

与此同时,2021年,市场对于新成分“胶原蛋白”的追捧开始,创尔生物、聚源生物等在胶原蛋白原料领域有突破,胶原蛋白护肤品龙头巨子生物、医美重组胶原龙头锦波生物凭借重组胶原技术实现营收利润双增。

2022年,华熙生物收购北京益而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1%的股份,正式布局胶原蛋白产业。

在2024年年报中,华熙生物并未具体介绍胶原蛋白业务收入情况,这说明该项业务尚未形成规模。

2018年,华熙生物进军TO C端,推出润百颜并打造成大单品系列。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也因此逐渐称为公司核心业务。

2020年至2022年,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分别为13.46亿元、33.20亿元、46.07亿元,同比增长112.19%、146.57%、38.80%。

但是,从2023年开始,公司该项业务逐年下滑。

据此,有分析人士认为,华熙生物错过了风口。

今年3月,赵燕在华熙生物内部刮起反腐风暴,“所有贪腐人员无论职务高低,必须在3月31日前交代问题、提交辞呈,否则移交司法部门!”

赵燕还表示,连续两年业绩调整,更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公司组织、人才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公司主动踩了刹车。

近年来,华熙生物备受关注。2022年,赵燕被前员工举报侵占“小股东利益”。此前的2020年,赵燕要求持有股票的早期员工以每股90元的价格卖给她,当时华熙生物的股价每股约为140元。

2024年,华熙生物再度曝出“核心护肤品牌夸迪的前主理人枝繁繁与公司反目”。

上述事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熙生物“内乱”问题,这对公司品牌及产品销售带来了不利影响。

内部反腐,组织变革,赵燕试图拨乱反正。公司人事调整,副总经理刘爱华、徐桂欣、栾依峥被调整出管理层,郭学平等退休。

华熙生物进行薪酬体系变革,提升团队的稳定性和积极性。一个亮眼的变化是,公司高管薪酬普遍增加。

增幅最大的是董事、副总经理郭珈均,其2024年薪酬达622.13万元,较2023年的92.53万元猛增5.72倍。

铁腕变革,赵燕能顺利达到预期吗?

本文源自长江商报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老铁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660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