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萝卜蹲’、‘飞行棋’、‘跳房子’等等,这些我们儿时记忆中的传统游戏重返校园,孩子们课间玩得可高兴了!”
近日,海曙外国语学校五江口校区的一位家长向《939民生观察》爆料,校园里新增了一系列五彩缤纷的经典“地面游戏”,让孩子们在课间15分钟玩得不亦乐乎。
安排!去现场!
彩绘“地面游戏” 点亮校园课间生活
“叮铃铃……”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校园瞬间热闹起来,孩子们纷纷奔向学校南面的环形空地,那里有许多有趣的“地面游戏”。

五彩斑斓的游戏区,孩子们三五成群、踮起脚尖在彩虹格子间穿梭,每一个数字、每一幅图案都成了他们争相探索的“宝藏地图”,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校园。


在“凑十格”游戏区,一群小伙伴正在研究如何最快走出格子。二年级的童奕扬自告奋勇当起了游戏小向导:“我已经玩过好几次了,我计算能力超强的,很乐意帮小伙伴们快速通关!跑跑跳跳,又练脑!”

童同学领着记者来到他特别喜欢的“跳节气”游戏区,说道:“这里的‘节气跳房子’特别有趣,我每天课间都会来跳一次,中午吃完饭路过也会跳一次,放学回家前还会再跳一次,这样把二十四节气都背熟了!”

“原本这里是一片冷冰冰的水泥地,现在变成了彩色的游戏区,一共有16种游戏。我们班的女生每天都期待着下课结伴来玩上一圈。”四年级的詹羽扬刚和好朋友玩完一圈,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有些游戏还能学到很多知识,比如节气、交通和科学小常识等等,它们的出现也让我们感觉这个春天比以往更生机勃勃!”

打造多彩校园 寓教于乐促成长
春日的阳光下,有孩子们欢快地嬉戏,有他们清脆的笑声,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校长高海军的脸上也满是欣喜:“今天中午,我拍了许多照片,看到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跳跃,互相追逐、协作,感觉特别美好。”

高校长介绍:“为响应国家'课间15分钟'和'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号召,我们结合校园设施,充分利用环绕校园的200米空间,为孩子们打造了这些新的运动场地。这些彩色的地面游戏不仅深受孩子们喜爱,也唤起了我们自己的童年美好记忆。”

谈及这些彩绘小游戏的设计,学校体育组陈露老师说他们也是费了不少心思:“我们设计了比较适合学生协调性的‘左右跳’和‘旋转跳’,还把交通安全知识融入地面飞行棋、把二十四节气编入跳格子游戏,等等。希望孩子们充分活动起来的同时,还能把安全知识和生活常识融入其中,寓教于乐。”

除了地面的“彩色游乐园”,记者在校园内还发现了另一处同样别具匠心的设计——在通往操场、地下车库的通道以及架空层区域,色彩斑斓的墙绘与励志标语相映成趣,为校园增添了一抹亮色。

“这些彩色墙绘也是我们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校的地下通道和架空层还保留有一些留白区域,我们已经计划让学生们充分发挥创意,在这些空白处自由创作,用画笔装点属于自己的校园。”高校长说。
记者有话说
让课间多一点笑声,多一点活力!海曙外国语学校五江口校区的“地面游戏”为校园课间活动注入了新活力,其新颖性和趣味性让人眼前一亮。学校巧妙地把“萝卜蹲”“飞行棋”“跳房子”等经典传统游戏融入课间,既唤起了师生们儿时的欢乐记忆,又让孩子们在玩乐中体验到别样的趣味,让课间增添了更多的笑声与活力。
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 2 小时”这一要求,从而成为全国中小学的行动指引,校园操场也因此变得更加热闹。
课间活动的丰富化,不仅是对青少年成长规律的尊重,更是对“健康中国”战略的积极践行,每天2小时的体育活动,应成为校园文化的自然组成部分。海曙外国语学校通过“地面游戏”这种形式,让孩子们在阳光下尽情奔跑、欢笑,在强健体魄的同时,也滋养了心灵。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个体。期待更多学校能够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让课间真正“活”起来,让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记者:筱悦
来源: 宁波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