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襄阳:从大山到云端 深山里的“智慧社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12:0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付树立 刘松)“感谢中国电信工程技术人员来到我们大山里,栽杆、放线架基站,不仅为我们开通了5G网络,还帮助我们搭建了‘智慧社区’平台,我们偏远山区也能享受和城里一样的信息化服务。”4月20日,在襄阳市2282个行政村5G信号全覆盖一周年之际,中国电信襄阳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走访南漳县板桥镇板桥社区时,板桥社区党委书记郭燕敏对中国电信的鼎力相助深表谢意。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板桥镇,位于荆山山脉东麓,群山耸立,山高路陡,这里没有铁路、没有高速公路,距离镇区最近的省道还有30公里。

在板桥镇板桥社区广场,安装在社区办公楼墙面上的电子大屏幕最引人注目。自2024年8月起,中国电信“天翼高清”电视点亮了社区广场大屏,日常播放新闻和专题片宣传党的政策,傍晚跳广场舞的居民也告别了“扛音箱”时代,居民的文化生活更丰富了。在社区“留守儿童之家”学习的孩子们,通过“天翼高清”电视参与线上课堂,接受名校名师等优质教学资源的教育,弥补城乡教育差距。

板桥社区办公楼一楼多功能室里的“智慧社区”平台,成为基层治理的“数字大脑”:基于电信5G网络打造的“1平台N板块”系统,构建起覆盖全社区的数字化治理网络。平台集成环境治理、事件办理、网格管理等功能,新安装50余个AI智能摄像头,并动员、统筹社会摄像头资源,形成“空-地-人”立体感知体系。

AI+智能监控保障村民集中安置点安全。通讯员供图

在平台主终端显示器上,“36宫格”对社区主次干道、重点区域进行全覆盖实时监控,社区工作人员可随时根据需要调整以便重点关注。平台系统通过画面异常巡检和AI分析,将交通异常、垃圾倾倒、安全隐患等紧急情况,以声音、信息形式即时告警反馈至所有终端,帮助社区对相关问题及时响应处置。

“智慧社区”平台的全面建设、优化,实现了党建、安防、政务“一网统管”,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特别是平台“便民服务”优化上线后,居民通过平台相应资源可预约党群服务活动、线上办理政务事项等,实现了“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

板桥社区党委书记郭燕敏是“智慧社区”建设的核心推动者。鉴于偏远山区实际,各方面条件相对落后,社区服务对象多为“老弱病残幼”,她由衷地说,推行“智慧社区”,不仅仅是为了防火防盗、提升治理效率,更重要的就是日常关注、保障服务对象安全、健康、幸福地生活。

无线网优和装维工作人员联合行动,走村入户,对通信网络进行系统性诊断并优化。通讯员供图

山里社区的需求得到中国电信的“极速响应”。中国电信襄阳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带领技术团队赶赴现场,两天内完成勘察、设计和施工方案,快速开启“智慧社区”建设。

全镇18个村160多户村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在板桥社区,方圆3公里各安置点的居民生活,特别是十几位孤寡老人的生活成了郭燕敏最牵挂和关注的事。“智慧社区”平台搭建后,她虽然还是经常亲身到安置点居民家里走访,但每天早上通过平台终端浏览一遍安置点各点位情况已成为她的工作日常。

在熊家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依山而建的三排集中安置房屋场上,每个屋场都间隔设置了3-5套多方位AI智能摄像头和可智能广播的音柱设备。安置点监控系统投用后,老幼安全保障、邻里纠纷调解效率大幅提高。居民感叹:“有了‘AI智能电子眼’,夜里睡觉都踏实!”

网优工程师在社区测试并优化5G网络。通讯员供图

平常闲暇时,郭燕敏会开启直播设备,当起“带货主播”。自2023年以来,她开始网上直播,向网友推荐本地土豆、玉米和干菜制品等,每年销售额近百万元。带着山货“触网”飞出大山,帮助农户增收。

板桥社区“智慧社区”的建设经验正辐射更多乡村。在邻近的天鹅池村,中国电信襄阳分公司通过5G网络优化,为村民提供山区放牧定位设备,解决牛羊丢失难题;同时,通过线上渠道帮助村民销售高山土豆等农产品。5G科技赋能、产业帮扶,共同为乡村振兴助力。

从大山到云端,中国电信5G已从“基础覆盖”转向“场景深耕”,点亮了乡村发展新图景。下一步,中国电信襄阳分公司以“村村通5G”为抓手,将5G网络建设向自然村组延伸,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乡村振兴,为山区群众架起信息高速路,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多新质生产力。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老铁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660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