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警惕有偿“信用修复”陷阱!所谓的企业信用有偿修复,背后是怎样的套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06:56:00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良好信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近年来,随着企业对自身信用状况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信用修复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建立信用修复制度是为了给予失信主体改过自新的机会,然而本应是助力企业重返正轨的惠民政策,却被少数不法分子扭曲为敛财工具。

记者调查发现,有些机构打着“专业信用修复”的幌子,收取高额费用;更有甚者瞄准创业者群体,宣称参与信用修复可“赚大钱”,通过招收学员、推广加盟等方式大肆敛财,有受害者仅参加两天培训便花费5万元。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回应:信用修复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任何有偿修复行为均属违法违规。如何正确申请信用修复?

山东济南的刘先生经营着一家公司,去年12月公司涉及一起合同纠纷诉讼案件,此后第三方企业查询平台便显示了该诉讼记录。为避免诉讼记录影响公司经营,刘先生通过电商平台找到一家企业信用修复机构,花1680元购买“服务”。

刘先生:当时我这边天眼查、企查查上面有一个开庭公告,但是只有这个公告,最后因为庭下和解了,然后我就想把它消掉,因为怕一些客户看了也不好。当时他们承诺一周给我完全消掉。他们说跟法院联系,让他们进行撤销。

记者发现,这家机构声称他们可从源头消除相关记录,轻松修复企业涉及的行政处罚、税务处罚、诉讼记录、司法案件、开庭公告等影响信用的问题,可修复的平台囊括了信用中国、裁判文书网、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主流平台,并在展示页面列举了大量所谓“成功修复案例”,相关服务产品销量已超7000份。

刘先生告诉记者,信用修复服务的收款方为山东文轩商道企业营销策划管理有限公司。但记者查询工商信息发现,该企业的经营范围不含信用修复等相关内容。在承诺的时间内,刘先生公司的讼诉记录也并未被消除。他要求退款时,这家机构表示,已经开展了一些业务,只能退回部分款项。此后,刘先生向法院咨询,得到的答复是:司法公开信息无法消除。

刘先生:我看他们的服务,一个是消除法院方面的,比如说开庭公告,立案信息这一块他们有服务,法院给我明确说消不了;另外还有比如说像行政处罚之类的他们也做。后来我了解到,行政处罚政府推出了一个政策,的确是可以做到,他可能说打个信息差,给你付费做,实际上咱们自己很简单就可以做到。

其实,刘先生口中的行政处罚信用修复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明确,信用修复管理是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当事人依法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恢复个体工商户正常记载状态、提前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提前停止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行政处罚等相关信息,并依法解除相关管理措施。《办法》还强调严禁在信用修复管理中收取任何费用。

但记者在各大电商平台上搜索发现,大量机构都在做着收费修复信用的买卖,部分商品页面标价仅50元至100元,但当记者咨询时报价会变成动辄几百上千元。实际上,这些商家都是基于信息不对称,利用个人或企业急于消除不良信用记录的心态,将免费服务变为收费服务。

不仅如此,不少机构以信用修复培训名义招收学员、发展加盟,借此敛财。河南郑州的马女士告诉我们,去年她受高利润宣传吸引进入信用修复行业。当时,她向中兴和睿(北京)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支付了5万元,购买了企业信用修复培训服务并成为该公司加盟商。对方承诺“协助招商推广、提供落地方案、开展市场培训及业务管理指导”。

马女士他们当时开了一个招商会,那时候一直在讲这个行业多么赚钱,做一个案件可能要收几十万的利润。还把之前他们所签署的合同都给我们展示过,签了有上百万的合同都有。做了很多美好的承诺。

但是,加盟没多久,公司招商部就解散了,承诺的招商扶持也就不了了之。马女士说,自己花5万块钱就只听了两天半的培训。

马女士信用修复,教你怎么去下架一些大数据上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信息差,你直接打人家电话,然后就把结案证明给他们就行了。我真没学到啥,里边的东西全部是百度上能找到的。

记者:所以说其实人家企业自己可以做到是吧?

马女士对,这个是我后期才知道的。

在马女士的坚持下,这家机构最终给她退了2万元的费用。

信用修复是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建立信用修复制度是为了给予失信主体改过自新的机会,推动其主动履行法定义务、纠正失信行为,提升全社会诚信意识。企业若需修复信用,只需登录“信用中国”官方网站提交申请,按照系统指引提供整改证明、履行义务材料即可。修复成功后,结果将自动同步至各行业信用平台,无需重复操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介绍,尽管信用修复完全免费,但一些不法机构仍借机行骗。

李春临:一些第三方机构信用信息更新不及时,甚至要求有偿修复,还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谎称能够“提前修复”大肆敛财。在此我要强调一下,信用修复是政府向企业提供的公共服务,不会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费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监管,严厉打击信用修复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的信用修复环境。李春临表示,当前信用修复仍面临“多头公示”问题,即不同部门、不同平台的信息未完全互通,导致企业修复信用时需多次申请,效率低下。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制度。

李春临:统一公示窗口,明确“信用中国”网站集中公示各类公共信用信息,行业管理部门原则上不再公示本部门领域之外的公共信用信息,解决多头公示带来的信用修复难题。统一受理渠道,按照“前店后厂”模式,由“前店”“信用中国”网站接收信用修复申请,再按照“谁认定、谁修复”的原则,推送给“后厂”相关行业管理部门,让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实现信用修复集成办、高效办。统一修复规则,按照过罚相当原则,根据失信行为的严重程度,统一设置公示期限和修复条件,在提高信用监管精准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减轻经营主体负担。

除“企业信用修复”外,市场上存在大量有偿“个人征信修复”服务,二者常被混淆。

近日,江苏南京六合警方辗转4省6市,成功破获一起以消除个人不良征信记录为由的网络诈骗案件,共抓获27名犯罪嫌疑人,串并带破涉及全国同类案件79起。南京市公安局六合分局刑警大队龙池中队中队长徐连生提醒,“与企业信用不一样,个人征信实际上无法修复,只能纠错,大家切勿陷入征信修复陷阱。”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征信异议的实质是“纠错”,即对于错误或遗漏的数据进行更正或补充,异议处理简便、快捷、时限更短。特别强调的是,办理征信异议和征信投诉均无任何费用。

监制丨刘黎黎

记者丨谭瑱 钱成

责任编辑:章宗鹏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老铁文章网 琼ICP备2023010660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