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清日”广州迎来祭扫高峰,市民低碳祭扫寄哀思
清明时节,追思悠悠。4月4日是清明假期首日,也是“正清日”,广东各地迎来祭扫高峰。记者从广东省民政厅获悉,当天,全省祭扫服务场所共接待祭扫群众412.1万人次,13个网络祭扫服务平台共提供网络祭扫服务7.1万宗,共疏导车辆约91.4万辆,全省殡葬服务机构祭扫活动安全有序,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受到更多市民认可。

在广州市银河革命公墓,市民手捧鲜花,提着水果、点心等祭品,按照预约时间前来拜祭先人。入口处,市民们将身份证放在机器上轻轻一刷,或出示预约码,无需长时间等待,短短几秒就能进场。为方便没有网上预约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祭扫,银河革命公墓还设置了现场预约通道。

拜祭区内,市民们或准备着祭扫用品,或轻轻擦拭骨灰盒,或向先人深深鞠躬,寄托无限哀思。每年清明,萧伯都会带着一大家子人前来拜祭。“清明节是难得的团聚假期,一家人聚在一起,追忆先人往事,也能很好地传承家风、凝聚亲情。”萧伯说。

无烟祭扫、鲜花拜祭等文明低碳方式,受到更多市民认可。在无烟拜祭区,潘先生带着家人前来祭扫。拜祭台上,摆放着鲜花、酒杯、水果等祭品,插上香烛却不点燃,一家人静静地悼念先辈。“今年是第一次选择无烟拜祭,这种方式很环保,祭扫重在心意。”潘先生说。

今年,铭恩园无烟拜祭区继续免收拜祭服务费,并免费提供电子香炉,引导市民选择绿色低碳方式缅怀亲人。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电子香炉很受欢迎,从上午8点到11点,有80多位市民前来借用。黄姨已经连续几年选择无烟拜祭。在她看来,这种方式,少了烟雾缭绕,对家里老人的身体好,也更加绿色环保。

广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清明期间,广州各殡葬服务场所将采取增派人手、延长上班时间、增开服务窗口、增加出入口等措施,加强祭扫服务保障。银河公墓、铭恩园、新塘(中华)公墓等主要祭扫场所将继续设置鲜花售卖点、便民服务驿站、优化无烟祭扫区,免费提供轮椅、便民雨伞、应急药品等便民服务。

4月4日至4月20日期间,前往广州市殡葬服务场所进行现场祭扫的市民,需提前通过预约平台进行预约。上述负责人提醒,清明节假期及4月的周末为祭扫高峰期,建议市民选择工作日或非高峰时段祭扫。此外,广州全市绝大多数墓园、骨灰楼都不提供停车服务,建议市民绿色低碳出行。
采写:南方+记者 汪祥波
摄影:南方+记者 梁钜聪
剪辑:南方+记者 万稳龙
通讯员:叶金鑫 杨贺春 张萌
【作者】 汪祥波;梁钜聪;万稳龙
广东民政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