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款项,通常包括预付货款和预付工程款等,通常属于流动资产。
预付款项,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的规定,预先以货币资金或货币等价物支付供应单位的款项。预付款项是一种常见的交易方式,主要用于购买商品或劳务的预付定金或订金。
预付账款,是预付给供货单位的购货款,或预付给施工单位的工程价款和材料款。供货单位或施工方通常是用商品、劳务或完工工程来清偿,等交付完成后,再向对方收取尾款。

假设A公司是一家人形机器人公司,B公司是一家伺服电机供应商,A公司准备向B公司采购一批伺服电机。
二则签订了购货合同,合同规定A公司需要向B公司先支付30%的预付款,B公司按照合同约定交付给A公司一定数量的伺服电机后,A公司再支付剩余的70%货款。
如果,B公司未能按约定时间或质量交付给A公司相应的伺服电机,A公司有权要求B公司退还预付款项,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注意合同条款的明确性和风险控制,确保预付款项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作为供应方,也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交付义务,以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我们再以一家上市公司的实际财报为例,来更详细的了解一下什么是预付款项。下图为恒瑞医药2023年的预付款项:

恒瑞医药2023年的预付款项为1221081000.79元(约12.21亿元)。
根据附注七、8,我们可以知道恒瑞的一年以内的预付款项占比为96.84%,那么,这个数字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不同账龄的预付款项,对企业有什么影响呢?

通过预付款项的账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恒瑞医药的部分款项存在长期挂账的情况。有1至2年的,有2至3年的,甚至还有3年以上的。
这些长期挂账的预付款项,可能涉及供应商违约、货物未交付或质量问题等,导致企业资金被长期占用,增加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还好,恒瑞医药1年的内的预付款项占比较高,为96.84%;公司长期挂账的预付款项占比很小,还不至于对企业的经营资金产生不良影响。
如果上市公司近年来,预付款项的规模持续扩大,尤其是预付工程款和原材料采购款。说明该企业为了锁定未来进货成本或确保工程进度,提前进行了预付款项的支付。
当然,预付款项规模的快速增长,也会增加资金被占用的风险,企业需要制定相关的风险管控措施。
如果上市公司近年来,预付款项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这反映了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可能不高,或者信用不佳,需要向上游供应商多预付一部分款项。
这种情况,无形中就会增加企业的资金链压力。

预付款项,作为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资产科目,不仅反映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易关系,还揭示了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和经营策略。
通过对上市公司财报中预付款项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前景,为投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企业也应加强预付款项的管理,以降低潜在的风险,提高资金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