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金波
深中通道,是跨珠江口两岸的重大交通枢纽工程。毋庸置疑,深中通道的开通,必将书写深圳与珠江口西岸中山等城市融合互动的高质量发展新篇。
目前,“宝安+前海”已经成为整个深圳最具商业活力和影响力的片区,深中通道的通车,让这一片区深具覆盖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辐射力。
深圳区域商业布局的西移,不仅是其内部土地空间利用向西转移拓展的现象,也展现了深圳借助深中通道推动商文旅产业发展要素加速向珠江口西岸布局的重大趋势。
对大湾区而言,这种趋势推动了物流、仓储、商业服务等发展要素聚集深中通道两侧,提升大湾区产业聚合力,加快“湾区一体化”发展;对于中山而言,这一趋势带来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是多方面的,涵盖了中山谋划推动“深中一体化”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对中山商业、文旅发展的拉动。
显然,伴随深中通道通车引致的时空压缩和通勤成本大幅下降,珠江口东西两岸产业要素流动和互促明显加剧,深圳和中山两市的商文旅市场融合互动也日益频密。
一方面,深圳消费市场加速向中山和珠江口西岸延展,餐饮、乡村民宿、文化旅游、夜间消费等生活服务业,成为深圳消费向中山乃至粤西地区城市尤其是粤西沿海城市外溢的重要板块;另一方面,中山乃至粤西地区的劳动力资源、都市高端商业消费等则向深圳流动。例如,深圳福田CBD与中山马鞍岛之间的车程缩短至半小时,深圳高净值人群将推动中山商业向高端升级。
深圳商业消费对中山产生“虹吸”的同时,中山也利用具有区域特色的商文旅资源对深圳的反向导流,承接深圳消费市场的溢出需求。
作为深中通道链接粤西地区的首达城市,中山成为重要的“引流枢纽”。中山应当发挥其在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特色文旅等方面的优势,借助临近深圳高端消费群体的市场优势和链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其商文旅产业与深圳深度融合、高质量融合,持续推动区域产业协作走向深入,促进深中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的创新升级。
深中通道的通车,极大地改善了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交通,提升了大湾区城市整体协作环境,也为深圳、中山两座城市商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带来了新空间。
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之一,中山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两市地缘相近,发展历程相似,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制造业到现如今的商贸业、文旅产业,如今,两座大湾区城市既有开展产业协作的良好基础,又具有错位互补的新空间。
当越来越多的珠江口西岸游客经由深中通道到深圳享受高端商业消费、都市娱乐消费,当中山富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民宿、人文历史景点吸引珠江口东岸游客接踵而至,深中通道已不再仅仅是一条物理通道,更是重塑湾区文商旅生态的“产业链”“价值链”通道。
一桥飞架珠江口,大湾区正在成为一座“超级城市”。由区位空间关系决定的区域融合发展格局,正因超级交通工程的通车发生重构。
未来,深圳与中山构建一个跨珠江口的“大商业圈”,将成为双城协同、区域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商业圈”将推动“深圳工作—中山生活”工休双城分异模型的构建,也将探索“深圳创新+中山文旅+粤西制造”的地域产业新分工。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本期主持人:何伟楠 杨慧荣 陈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