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将构建‘一区三圈四带’协同发展机制,努力打造全国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4月22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邵海卫介绍,今年全省将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力争国内旅游总花费破万亿元,入境游客人数实现倍增,推动全省文旅经济总量在全国往前赶。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全域旅游发展,先后创建5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4个安徽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围绕打造全国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全省将推动板块联动、区域协同、业态多样,构建‘一区三圈四带’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邵海卫介绍,今年,我省将加快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全域高质量发展;加快合肥都市科创文化休闲旅游圈发展,建设科创旅游高地和环巢湖等重点片区,建设全省文旅枢纽城市;打造大别山红绿交融文化旅游圈,建设全国红色文化传承地;推进皖北文旅融合发展圈建设,构建皖北旅游大环线;以文为魂、以水为脉,加快建设长江、淮河、新安江、江淮运河文化旅游带。
去年,全省文旅产业动能强劲,小岗村入选世界最佳旅游乡村,琅琊山获评5A级旅游景区,黟县乡村旅游度假区晋升国家级。今年,我省将实施全域旅游提升行动,完善发展全域旅游政策体系,巩固提升全域旅游示范区质效和服务能级;深入推进“百景提升”行动,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对标建设一批4A级以上旅游景区、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和休闲街区。
为充分满足大众旅游时代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我省将进一步推动全域旅游业态融合发展,促进文旅与科技、工业、农业、教育、体育、康养等跨界融合,推出世界遗产之旅、心灵休憩之旅、生态康养之旅、科创研学之旅、红色育人之旅、考古探源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同时,优化亲子游乐服务,开展全国研学旅游基地品质提升试点,培育一批优质研学旅游品牌和企业;发展银发经济,扩大适老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发展特色旅游,因地制宜发展冰雪旅游、避暑旅居、低空飞行、旅游列车、时尚国潮等业态产品,支持举办首秀、首演、首展等活动。
去年,全省国内旅游人次、国内旅游花费均创历史新高,分别比上年增长7.4%、10.8%;全省入境旅游快速增长,入境旅游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94.8%、124.1%。
优质服务是最好的旅游产品,优良口碑才能留住“回头客”。邵海卫介绍,我省将进一步完善全域旅游服务,推进旅游交通便捷化,有序开通国际和地区航线;推进旅游监管精细化,开展全国旅游市场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设试点。尤其是围绕实现入境旅游倍增目标,将多层次提升安徽文旅国际化品质,充分发挥安徽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山川秀美的优势,建立国际旅游线路精品库,打造联程国际精品旅游线路,为外国游客提供更多文旅消费选择。在合肥、黄山机场及高铁站建立完善“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为入境游客提供通信、交通、文旅等方面服务。聚焦“食、住、行、游、购、娱”等场景,打造“皖美支付 便利服务”品牌,更好满足境外游客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