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送暖,合作潮涌。2025年,兴安盟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不断深化区域合作,在京蒙协作、向北开放、东北振兴的版图上挥毫泼墨,6个旗县市、28个部门协同攻坚30项重点任务,交出一份开放合作的春日答卷。
服务首都:京蒙同心 共促高质量发展
3月20日,扎赉特旗150名青少年启程参加“京蒙同心·共铸华魂”主题文化交流活动。在北京市丰台区与扎赉特旗两地政府共同组织下,草原学子走进首都博物馆、科技馆,通过非遗技艺研习、文艺展演等多样化形式,与北京师生开展深度互动,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扎赉特旗150名青少年参加“京蒙同心·共铸华魂”主题文化交流活动
今年以来,京蒙协作实现多维度突破,消费帮扶成果显著,兴安盟优质农畜产品通过电商“云仓”一季度发单量达15.24万件;7家京蒙劳务协作基地挂牌运行,累计促进2079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医疗教育领域300场“云端课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北京专家团队持续开展技术帮扶。在科技创新方面,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实施《寒地生物育种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共建“飞地实验室”。京蒙政协联席会议聚焦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等领域,推动协作向纵深发展。
向北开放:联通内外 释放发展活力
1月初的阿尔山银装素裹、天寒地冻,但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科尔沁蒙医药浴疗法代表性传承人王布和的问诊现场却是一片火热。24名远道而来的蒙古国东方省哈拉哈高勒县的牧民接过王布和赠送的药包连声道谢。这一场景成为中蒙民间往来的暖心注脚。1月中旬,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州代表团来访兴安盟,签署跨境旅游、农机出口等5份意向性合作协议,兴安盟的“朋友圈”再添新伙伴。

王布和问诊蒙古国牧民
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兴安盟加速构建向北开放通道。阿尔山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界河桥(2号)及85公里道路援建工作有序实施。商务部门积极筹备参加“乌兰巴托·中国兴安盟投资贸易对接洽谈会暨绿色有机产品展览会”,组织科沁万佳、特牧牧业等企业携特色产品赴蒙参展,同步组织三批企业赴俄罗斯、蒙古国及乌兹别克斯坦开展经贸洽谈。兴安职业技术学院紧锣密鼓筹办第八届中蒙俄职教论坛,深化“北疆职教”品牌建设。哈拉哈河生态基金募集工作扎实推进,援蒙“种植十亿棵树”计划示范基地项目取得积极进展,为区域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融入东北:协同联动 激发产业潜能
在东北全面振兴战略引领下,兴安盟主动对接长春、沈阳、哈尔滨等中心城市,推动科技、产业、民生多领域合作。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与兴安盟企业达成多项合作意向。联合长春市教育、文旅、民政部门推出跨区域研学旅游产品、康养路线。与沈阳、哈尔滨、长春签署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协议,推进东北三省不动产登记业务“跨省通办”全区域覆盖。建立兴、齐、长、白“跨省通办”机制,实现多向可办事项300多项,群众办事便利度显著提升。

兴安盟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区域协同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齐齐哈尔兴达投资集团博能生物质燃料加工项目即将开工;宏达压铸正与长春一汽红旗合作推进EQM5零部件项目;G1015新发至科右中旗高速公路项目完成进度达80%,预计年内通车;“齐乌通”高铁项目争取纳入“十五五”国家铁路发展规划,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速推进。

兴安盟好物走进长三角
在区域合作深化行动推动下,兴安盟开放型经济呈现强劲态势:1-2月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3亿元,同比增长65.8%;“兴安好物”成功开拓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兴盟汇优”展区登陆沪粤消费帮扶中心,全年销售目标锁定5000万元。
从北疆口岸到首都北京,从岭上兴安到东海之滨,兴安盟正以开拓创新的奋进姿态,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在新时代区域协同发展征程上勇挑重担、展现作为。

记者:孙新宇